和家长谈孩子学琴--很多误区家长应注意
时间:2014-09-01 13:2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对教师的选择 ( 1 )慎重选择老师: 每个老师的教学是不一样的,教学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要知道:一个小孩教错了,比一个小孩没学过还坏。 (卢 梭)。 ( 2 )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一点成绩,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
对教师的选择
(1)慎重选择老师:
每个老师的教学是不一样的,教学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要知道:“一个小孩教错了,比一个小孩没学过还坏。” (卢 梭)。
(2)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一点成绩,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孩子从事一门学科来讲,没有比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肩膀上更重要的事,家长应当尽力从各方面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利的。老师的高度,家长的高度,同样努力情况下,决定着孩子的高度。
(3)尊重学琴的规律和过程:
“对于理解能力尚未得到发展,而模仿能力却很强的儿童来说,对教学中的正确示范和对错误动作的及时纠正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受过良好训练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的。”
(4)好的老师决定孩子的结果:
对于什么是好的老师,或许大家个人有个人的标准,每个人的标准也不同,所以,要知道,所谓好的老师,实在是个没有标准的概念。
虽然如此,好老师的有些标准是必须要具备的:
①好的演奏员不一定是一位好的教师,而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好的演奏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并能够运用音乐语言与孩子们沟通、交流,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以及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③好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不仅要弹好琴,还应对和声、作曲、指挥、音乐作品分析诸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
④好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准确地传授知识,而且要带领孩子们到舞台上,面对观众去演出、去实践。
⑤好的教师应该认真地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先练手指基本功,然后是练习曲,复调乐曲,最后学习乐曲。……正规的教学迟早要沿着这三条线索发展的。”
⑥对教师的选择固然重要,频繁地更换老师亦不可取,这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弊多利少。
(5)做个聪明的家长:
音乐课的有着特殊的特点:沟通和互动。所谓的沟通方式是很特别的:通过音乐,乐器,乐谱等。而这一点,沟通是否畅顺,质量如何,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互动性,比如:师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家庭之间的互动,这是孩子学琴所必须的。
可惜有些家长对孩子学琴的认识比孩子的认识还要滞后,出现一些很消极的态度,认识,最终会形成一些不自觉的行为,如:对孩子平时不管不问,不督促,不聆听,到了有用的时候,(如考级,考试或比赛)又对老师和孩子提出非份要求,拔苗助长。
还有些家长随意干涉孩子的学琴,随意终止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学琴,以其他条件作为捆绑或挟持,这种粗暴简单的做法,可以说是几乎是毁了孩子。
做个聪明的家长并不复杂,就是努力遵循教学的规律,重视孩子的艺术兴趣,认可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积极介入孩子的学琴,做孩子的好听众和欣赏者——音乐是被欣赏出来的,孩子是需要关注和关心的——家长并不需要亲自陪孩子练琴,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重视,关心,介入,聆听,欣赏,久而久之,一个弹琴令人羡慕的孩子一定会在你积极聆听中,成长出来!
(6)家长的误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2— 7岁的孩子处于儿童意识——即原始意识阶段,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自我的区别。因此,期望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投入练习,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他们独立地批判自己的弹奏,并在下一次弹奏中注意动作要领,改正错误,这大概属于天方夜谭了。因此,在这个阶段——甚至在7岁之后的很长一个阶段里,老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事,就是代替孩子的自我意识以及诱导他们自我意识的苏醒。”
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是由学生——教师——家长三部分构成的,缺一不可。学生每周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上课,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长在一起的,因此,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家长必须走出以下误区:
(1)溺爱孩子,以至于放任自流
琴买了,学费交了,给孩子下了一道命令:“听老师的话,好好学!”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孩子有一点小事,提出一点理由,就可以不来上课。社会上的应酬面面俱到,可是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却及少。或者说:“这音乐上的事,我一点儿也不懂,辅导不了孩子。”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2)不切合实际的大道理教育
不停地给孩子讲大道理:讲家里省吃俭用买琴的艰辛;讲别人的孩子如何刻苦、如何有出息,贬低自己的孩子又懒又笨;讲电视中的演奏家弹琴多潇洒,站在领讲台上挥动鲜花多辉煌等等。对于几岁的孩子,这些道理说得过多过贫,时间长了,孩子烦了,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对学习不利。
(3)期望值过高,培养“全能”孩子
家长为了使孩子全面发展,弹琴、绘画、书法、舞蹈及诸多体育项目,无一不学,把时间排得满满的。须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几岁的孩子。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必修的文化课以外,把一、二门特长学懂学通,都是不容易的。学习的科目过多,孩子们很容易把严肃的学习变成“玩儿”。一个项目玩上它几个月,玩腻了再换一个。这样的培养教育,很可能会一事无成。
(4)家长的自我修养
①对音乐学习有个科学的认识:
经常听家长讲:“假期没事,孩子闲着会到处跑,让他学学琴吧!”学琴的目的往往是“会认认谱,会弹个歌儿就行了”。把一项需要经过系统训练、刻苦钻研才能完成的学习科目当成了一项娱乐活动。这个认识的起点就太低了。由于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心理准备不充分,所以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漫不经心,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其结果很可能是半途而废。音乐知识是个大海洋,它和我们学习的其它文理科知识一样深奥、博大、精深。众多的学者是这样论述音乐的: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朗基罗)
“文字、数字和音符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雨果)
“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瓦格纳)
“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感情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便全副武装地登场了。”(柴可夫斯基)
“我们不能打保票说,凡是学琴的孩子一定在学校里各样功课都是第一名,……大量的统计材料表明:学琴多年的孩子,他的功课学起来不会很吃力。”(林华)
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家长会对孩子的学琴有个更高的认识。
②家长应准确地掌握好孩子学琴的三个阶段:
第一是手指基本功训练阶段:
这是个打基础的阶段,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基础是否扎实,将关系到孩子今后发展的档次。人们常把艺术标准分为两类:“专业的”和“业余的”。“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是否经过严格、细致、科学的基础训练,也称之为专业训练。同等条件下的学生,经过专业训练和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二者,当面对观众或专家展示艺术水平时,会有本质上的区别,行家一看便知。虽然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并非为了将来从事音乐专业,但是一名业余爱好者,若具备了专业素质,那么今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为你的成长进步增光添彩。
第二是音乐素养提高阶段
有了很扎实的手指基本功,当演奏弹奏初、中级曲目(考级教程一到五级)时,你就不会感到很困难。这一阶段除了正常的学琴之外,更应该加强基本乐理、和声、调式、音乐作品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提高综合音乐素质。
如果说,前一阶段孩子们对音乐理论还处在一种朦胧的状态(4——6岁的孩子是允许的),那么第二阶段,一定要加强学习,使孩子对音乐的节拍、节奏、音符的时值、和声、调式等有一个较为理性的理解与掌握。如果孩子太小,那么,家长就应该陪伴孩子一起学,配合老师辅导孩子。第三是向顶峰攀登阶段。
当弹到高级别的曲目(考级教材六、七、八、九级)时,曲子的难度加大了:不同风格的中外乐曲,双手大幅度的和弦、琶音,120——140拍的速度,以及二部三部创意曲等。
这一阶段,基本功不好的学生,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无论怎样练习,就是不能完整地弹好一个曲子,总会出错。基本功好的学生,虽然能较好地完成,但若一、两周不练,也会弹得断断续续。
这个阶段教师必须对每个曲目进行反反复复地训练,精雕细刻。这就会在授课过程中遇到一个“新课”和“旧课”的问题。
对这些难度较大的曲目,教师一般要分成几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开始先解决诸如指法、双手协调配合之类的技术问题,然后用很慢的速度让学生把音符的时值、节奏弹准并连接起来,最后再攻克技术难点,表现作品艺术风格。
有些家长在第一步指法弹对后,就认为曲子已经学完了,再往下进行就是复习旧课,于是就不让孩子来上课了,自己在家里复习,这是极其错误的。“新功课是自己练出来的,经过老师教导后的,让学生再去复习的旧功课才是学得技术的重要途径。”
这类问题在考级、比赛或演出之前也经常遇到。
考级或比赛之前,教师须改变每周一课的授课方式,变成每天一次的集中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这就像国家体育队在大赛之前总要进行半年以上的封闭训练一样。如果家长单从经济上考虑,不引导孩子按规律训练,教师就很为难了,而受伤害的却是孩子。本来水平能够达标,只是因为训练不到位,总不能尽善尽美,以至于落下遗憾。
正确对待考级,参赛等社会活动
考级、比赛等社会活动,社会上众说纷纭。有的说考级比赛没什么用,浪费时间、金钱,有的说考级比赛非常有用,高考可以加分,特长生可以特招等等。
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对这些社会活动都积极地去参加,但出发点则不应以功利主义为目的,重在参与。
音乐家不是在课堂上产生的,课堂教学只是成功的一部分。他必须在舞台上面对观众,在赛场上面对评委。只有得到观众与专家的一致认可,才可以说你步入了成功的大门。这就要求孩子们不但有过硬的工夫,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丰富的舞台表现能力,才能征服观众,打动评委,才能获得掌声、鲜花及荣誉。而这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舞台展示能力,不是课堂上能得到的,而要靠实践去体验和锻炼。所以,应该把参加这些社会活动视为音乐学习的实践课,是对孩子们阶段学习成绩的检验,是对音乐“社会功能”的深入学习与理解。从这一目的出发,在考级中就不至于盲目地跳级,力不从心地去追求高级别的勉强通过,在大赛中也不至于因拿不到金牌而失落。这一点如果家长和教师能达成共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将大有裨益。
家长的实际行动
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配合教师完成对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笔者认为,家长应该做到:
(1)热心:和孩子一起学音乐,一起练琴。
“4—6岁的孩子心理上处于无自我意识状态,思维方面并无抽象能力;基本上没有数的概念,……音乐是开展在时间中的。没有数的概念,你无法教他明白每个音符的时值长短,它们之间的比例。”所以家长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上孩子听不懂的音乐理论,家长一定要学懂。回去后,孩子练琴,家长做陪练。“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信息反复刺激六十次,才能成为终身记忆。”单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不够的。孩子们很可能课堂上记住了,弹对了,回家后又忘了或走样了。这就需要家长坐在孩子身边,不厌其烦地把老师的要求一遍一遍地反复提醒,直至孩子完全达到老师的要求为止。
(2)耐心:具备温柔的性情,平和的心态。
不急不躁,不发脾气,不耍态度。孩子的眼泪是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刺激孩子幼小的心灵,等于磨灭孩子智慧的火花。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想表现得最好,以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许。无休止的责骂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把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当成负担。孩子练琴时,家长最好陪在身边,耐心地指导。既使在提醒他十次仍未做对时,也不要火冒三丈,粗话连篇,而是要鼓励他放松心态,树立信心。
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但家长应该坚信,后天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弥补缺欠的。反应快的孩子弹十遍能够完成的内容,你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弹二十遍,其结果也许比他人还要好。性子急的家长可以把陪孩子学琴当成磨炼自己性格的一次挑战,孩子学成之后,你会享受到儿童早期教育成功后的喜悦!
(3)细心:关注孩子学习的每一个细节。
细心的家长能很快学会老师的教法。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托着孩子的手腕,使孩子弹琴时手的姿势不至于变形;老师轻轻地敲孩子手与手臂上的关节使其放松;老师帮助孩子的四、五指站立在键盘上等等。回家后家长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孩子,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规范的演奏姿势。
老师要求学生边弹琴边看谱。细心的家长会用一支铅笔按节奏准确指点曲谱上的符头,使孩子很快养成读谱的习惯。
细心的家长课堂笔记做得很认真,曲谱抄写工整,各种符号记录准确无误。
细心的家长会多次在课余时间打电话向老师咨询,甚至带领孩子面见老师,以求甚节。
每次考级后,细心的家长会认真琢磨考官的评语,诸如:“均匀、流畅、连贯、呼吸、独立性、颗粒性、歌唱性、理解能力”等的含义,并配合老师纠正孩子的毛病。
每次哪怕规模不大的演出活动,细心的家长也会把孩子的服饰、化妆、头饰等打扮得非常得体,使孩子极富有个性与自信心。
每次考级、比赛、演出等活动,细心的家长都会保留下剧照、录音、录象,做成光盘,记录下孩子一生成长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