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育--福音音乐学校管理部苏芳供稿
时间:2013-03-22 15:2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最近一个材料记载,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教授她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学生如果在4至5岁前接受音乐训练的话,60%的人有掌握绝对音高的能力,相比之下,同样受到早期训练的美国学生中,只有14%的人有这种能力。如果音乐训练从8至9岁开始,则42%的中国学生有这种
最近一个材料记载,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教授她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学生如果在4至5岁前接受音乐训练的话,60%的人有掌握“绝对音高”的能力,相比之下,同样受到早期训练的美国学生中,只有14%的人有这种能力。如果音乐训练从8至9岁开始,则42%的中国学生有这种能力,而在美国学生中却没有这种能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她得到的结论是可能是与中国人的方块字的汉语有关系,听起来也很有道理。我感觉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来的,我们中国人在形象思维方面比外国强,学习音乐也比外国人有优势,再加上从小培养,可以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
音乐教育还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创造能力。很多科学家指出,科学研究中很多新发现往往是凭直觉和想象力产生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许多是受音乐的启发得来的。”
下面有一个小例子:1912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像平时一样,爱因斯坦穿着睡衣下楼用餐,但他没有食欲。妻子以为他病了,关切地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走到钢琴边弹琴边思索,钢琴奏出地旋律时断时续。忽然,他按了几个和弦以后自言自语道:“我有一个奇妙的想法,一个美妙的想法!”然后他立即上楼把自己关进工作室。几天后爱因斯坦疲惫地从工作室出来,手里拿着几页纸,对妻子说:“就是这个!”妻子一看。满纸都是令人难以理解地数学公式,原来这就是震撼世界地广义“相对论”。
的确音乐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思维,因为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以及配器的浓淡来展示人的情感变化过程,音乐的这种表现是抽象的、不具体的,我们听众或者是观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曾经有过地情感体验融入到音乐欣赏地时间流程中去,也就是说欣赏者通过自己地创造性形象思维去领会音乐所表现地内涵。对同一首乐曲不同人有不同地领会,也就是说音乐可以锻炼人的创造思维。
音乐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文化艺术水平,从古至今,我们一直重视培养人的艺术修养。中国古代就倡导“琴棋书画”,因为一个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表明他很有文化修养,其中“琴”就是音乐教育。对现代人来说只有专业知识,而不懂音乐不懂艺术,不懂审美,就不能算是高素质的人才。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者这样形象的比喻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可见缺少艺术,科学就没有支柱。爱因斯坦从5岁起学习小提琴,一直到13岁。小提琴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乐器,据说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他还自己学会了弹钢琴,特别喜欢即兴弹奏。音乐成了爱因斯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对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
可能一个孩子弹奏技法很熟练,但登台在大庭广众下表演可能会紧张不自然,自己的水平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样就需要通过在乐队里面对观众表演,来训练孩子们心里承受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增强心理素质。通过参加乐队来学习音乐,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从今年起国家对招收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的大学数量又扩大了,这是因为国家重视在大学里开展艺术教育,这些艺术特长生在大学里组成各种学生乐团,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陶冶大学生的道德艺术情操。
如果我们从小学起就掌握一门乐器特长,经过初中高中阶段6~7年的训练,不仅有一门爱好,而且有机会作为艺术特长生加分升入大学,如果我们的孩子特别爱好某一种乐器或者将来有志于从事艺术事业,可以报考专门的艺术院校,如:中央、上海、沈阳等院校。可见学习音乐、学习艺术、对孩子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国家大力提倡美育、提倡艺术教育。